文化沙龙
《读书沙龙》第23期,风险控制部的王利同志为大家推荐的是王这么2016年出版的历史散文随笔集——《大好河山可骑驴》。
作者王这么,原名王芳芳,七十年代人。考据癖,对宋朝历史文化颇有研究,有独特深入的见解与认识。这是一本有趣、有知识、有真性情、有诗词、有爱恨情痴、有快意恩仇的硬货书。作者用幽默、犀利、透彻的文笔,品评诗词,在史料中爬梳披捡,小至词人的生活、个性,大至政治事件、战争,抽丝剥茧,展示出一幅宋代既宏阔又细致入微的社会人文画卷。
让阅读点亮生活,愿书香常伴人生。
在唐代,驴子被称为“劣乘”,是廉价实惠的“交通工具”,《旧唐书本传》中,有“劣乘不足以代佳人之步”的说法。到了宋朝,由于两宋极其少马,在日常生活中,即使是普通官员,想要找匹马骑,也是很不容易的。平时民间,也就只有驴子可骑了。就算是《清明上河图》这样反映汴京繁华的长卷里,也鲜少见到马匹。这就如同宋代时期真实的写照,宏阔精美,同时又有隐藏其间灰暗和局限在不断显现出来。
《大好河山可骑驴》,是一本以宋词作为切入点,将词、史、事相结合,展现当时的社会生活和那段特殊的历史时期的散文集。虽然题材并不十分新奇,但是单从书名开始,就令人眼前一亮,内容和立意也不落俗套。本书既不是泛滥的文艺小清新,也没有空谈大道理。作者王这么采用平实、幽默,甚至有些世俗的语言,仿佛一位老友在与你谈古论今,充满着一种小人物式的明白与洒脱。
细雨骑驴入剑门
本书开篇一文就回答了读者对于书名的好奇心,讲述的是四十九岁的陆游“衣上征尘染酒痕,细雨骑驴入剑门”的故事。从抗金前线调回后方的陆游不甘心以诗人终老,仍然有着驴和马的怨念,这是陆游之所以为陆游。而“像我这种小小百姓,理想就很简单,起马也好,骑驴也好,步行也可,开车也不错,只愿大路平坦,桥梁巩固,美丽河山,能让我自由旅行。”
本书所涉词作者众多,有耳熟能详的辛稼轩、王安石、苏轼、李清照……也有寻常书生、和尚和歌伎,而作者的妙笔正是对于人物的描绘。“说什么是非成败,能让人在灰暗的书页中,翻出一点温暖来,还是那些曾经热烈跳动过的心”,因为作者有这样一颗同理心,故而她笔下的人物不再是史书上固化的形象,而是一个个立体的“活生生”的人。在书里,能读到壮志未酬的大人物的无奈,也能读到玩弄权术的“大反派”的挣扎;既有“贬谪”半生,“归来仍是少年”的赤子之心,也有在朝代更迭之际,内心仍有坚守的漂泊之人。
这些在历史上留下过姓名的人和普通人一样,他们也曾经犹豫权衡,也会为名声所累。而令我感触最深的,是作者更能看到那些“非英雄人物”的闪光点。虽然不够大义凛然,但是那些“弱小、恭谨,但是坚定”的声音,也同样值得钦佩。因为“你我皆凡人”,大多数人都是在这个“被规则所约束,被包袱所困扰”的现实世界里,为了自己珍贵而闪亮的东西而不断负重前行。
作者行文,从跟前“松风吹急雨”的茅屋,到梦中的“万里江山”,可一气呵成。让人意犹未尽,感叹这些词作者的文采飞扬的同时,更对他们所处的历史时期唏嘘不已。
听雨
“少年听雨歌楼上。红烛昏罗帐。壮年听雨客舟中。江阔云低、断雁叫西风。而今听雨僧庐下。鬓已星星也。悲欢离合总无情。一任阶前、点滴到天明。”
“同是听雨,不同的年龄,不同的环境,不同的际遇,有着迥然不同的感受。”想必一千个读者心中,也有一千种版本的《虞美人》。宋词这样美,因为它是“最淳厚优美的古中国”的缩影。人们读宋词,是在回望那个遥远的时代,也是在审视自己当下的内心。